中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一直受到世界的关注,对于中国的研究也不在少数,但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于中国的实证研究都存在“以西方为中心”方法论的影子,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历史导致国人心理上的卑怯、不自信。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应该更加自信。这本书追求的就是“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为方法,以历史的视角理解中国,以世界的视野研究中国”。
——王亚荣
我们需要一种正视历史又兼顾现实的研究,对中国的国家战略,“三农”问题,城乡关系等作出中国式的解释,让更多人看到并理解我们制度的优越性,我们文化的深厚渊源,我们发展道路与人类发展的兼容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曹锦清先生根据他几十年来对中国研究的实践,汇成这本《如何研究中国》,绝非泛泛之谈,而是发人深思的社科良作,值得益友们的垂青。
——王思源
曹锦清教授在本书中讲,必须将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使其真正地学会自我管理,学会民主化。使农民成为有组织能力的公民,这个历史任务要通过农村的组织化来完成。因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体并不完全是政府,而应该是农民自己。农民只能通过组织起来才能够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
从“小康社会”的提出,到“和谐社会”的建构,这不仅是我们对发展目标的重新厘定,而且表达了我们民族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新确责。“小康”与“和谐”不仅语出先秦儒家,更为有意义的是,它确立了两千余年来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目标。
——万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