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原因
《罗安达,里斯本,天堂》是一部极具感情色彩和启迪性的长篇小说,贾伊米莉亚·佩雷拉·德阿尔梅达通过生动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后殖民世界的幻想和幻灭,以及漂泊异乡者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这本书的亮点在于作者对非洲新移民边缘群体对理想的追求中所体现的各种复杂情况进行了深刻的描绘,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极具震撼性的视角。
此书的主题涉及种族、性别和身份问题,寻找解决个人困境的方法,展现了非洲文学的悲悯美和复杂性。作为非裔女性作家的贾伊米莉亚以克制的笔调、丰富的情感、精湛的描绘能力,为读者带来了极具美感和沉浸感的阅读体验。
此书的情感部分非常出色,翻译者桑老师对情感表达的翻译非常精湛流畅,读者可以感受到原文中情感表达独特的克制和深刻,具有极强的共鸣感。此外,书中运用了大量的隐喻,如卡托拉在普拉泽雷斯公墓遇到的一条狗的对话,以及父亲佩佩对亲生子阿曼迪奥的恨铁不成钢的心理等,深刻体现了边缘群体漂泊异乡的无助和渴望得到身份认同的心理,同时也展现了友情和爱情的坚韧和自我救赎。
《罗安达,里斯本,天堂》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它能够带领读者深入探索漂泊异乡者的心路历程,了解后殖民世界的幻想和幻灭。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探索人类内心世界的读者,或是对后殖民主义和种族、性别、身份问题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它一定会成为你的心灵之旅。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那些处于边缘和弱势的群体,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和追求。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份对人类尊严和平等的呼吁,值得我们品读与思考。
——华西临床医学院 杨子琪
小说标题中的三处空间按照字面看来本该象征着主人公节节高升的命运,结果却充满了波折起伏,“天堂”更是处于过往和幻想中的未来之间的现实巨大的讽刺。
整体文风忧郁,但不时又有一些“小确幸”,妻子格洛丽亚与卡托拉之间的互动,又令人不由得会然一笑。女方会寄来满是唇印的书信,而卡托拉也会在艰难维生之余按照妻子的需求寄回所需物品。被抛弃的与被相互温暖的、被背叛的与肩负责任的、被嫌弃的与被倚仗的,复杂的情感、纷扰的幻想与现实、时间线上的不时跃迁,既充分揭示了后殖民时代社会生活的残酷面纱,又带给人眩晕的阅读美感,令人不由得代入,充分体会主人公的复杂心路历程和丰富的情感色彩。
——华西临床医学院 宋昌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