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一天把这本书看完,和作者写它一样,一气呵成。鄂温克族的史诗,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任岁月流转、风云变幻,人物鲜活,自然丰美,苦难和幸福永远如影随形。
作者对这片土地有着深沉又持久的热爱,在她的笔下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那些大大小小的河流就是巨人身上纵横交织的血管”,大兴安岭山脉的每一座山“都是闪烁在大地上的一颗星星。这些星星在春夏季节是绿色的,秋天是金黄色的,而到了冬天则是银白色的。”
她用饱含温情的目光注视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在温柔又有力量的描述中,我们认识了右岸最古老的“原住民”——驯鹿:“只要你在它们的颈下拴上铃铛,它们走到哪里你都不用担心,狼会被那响声吓走,而你会从风儿送来的鹿铃声中,知道它们在哪里。我们的驯鹿,它们夏天走路时踩着露珠,吃东西时身边有花朵和蝴蝶伴着,喝水时能看着水里的游鱼;冬天呢,它们扒开积雪吃苔藓的时候,还能看到埋藏在雪下的红豆,听到小鸟的叫声。 ”
认识“春光是一种药,最能给人疗伤。”而有趣的“北部森林的秋天,就像一个脸皮薄的人,只要秋风多说了它几句,它就会沉下脸,抬腿就走。”
在数百年鄂温克民族的生存史中,作者感恩自然,感悟人生,同时痛惜现代文明对古老土地的侵蚀——“我们再也不用在搬迁时留下树号了。山中的路越来越多了,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 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在为这个备尝艰辛、不屈不挠的民族感动的同时,也被肥美丰沛、明亮多变的自然美景惊住,时刻还有一个振聋发聩的声音提醒着身处繁华世界的人类反思,这应该就是一部杰出作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