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图书馆
跳转到主要内容发展历史
四川大学图书馆是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文献规模最大的图书馆,由文理图书馆、工学图书馆、医学图书馆、江安图书馆组成,专门建设有馆史展览馆。
自西汉文翁兴学,两千余载,蜀地文籍浩繁,向有“蜀学比于齐鲁”之誉。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四川按察使刘德芳创办的锦江书院藏书之室、清光绪元年(1875年)四川学政张之洞创办的尊经书院尊经阁和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藏书楼为今文理图书馆之肇端。19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华西协合大学,其图书馆为今医学图书馆之前身。1954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四川大学工学院独立建立成都工学院并与1952年成立的四川化学工业学院合并组建成都工学院,其图书馆为今工学图书馆之前身。江安图书馆2005年建成于四川大学江安校区。
四川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涵盖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学科门类,现有纸质文献总量839万册,可访问文献数据库325个。
四川大学图书馆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拥有珍贵的古籍特藏文献26.8万册(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48部),其中包括唐代以来的各种稿本和抄本以及相当数量的宋、元刻本;收藏大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中外文图书和报刊,其中抗战时期的出版物尤为丰富。近年来,通过加强“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四川修复中心传习所”建设,加大馆藏特色文献资源的修复保护和整理开发。
分馆概况
文理图书馆:位于望江校区东区,馆舍面积16000平方米。馆藏以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为主,兼及部分工程技术类文献资料。其中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文字学、汉语史、经济学、宗教学、四川地方文献、南亚研究、数学、生物学等学科领域的文献具有收藏优势。
工学图书馆:位于望江校区西区,馆舍面积13000平方米。馆藏以科技文献为主,形成了能源、材料、化学、化工、水资源等学科文献特色,其中高分子材料科学、皮革科学与工程文献的收藏优势尤为突出。
医学图书馆:位于华西校区,馆舍面积8800平方米。馆藏以医学文献为主,形成了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色资源体系,其中口腔医学文献的收藏优势尤为突出。
江安图书馆:位于江安校区,馆舍面积25300平方米,由加拿大著名设计师阿穆莱德设计。收藏以综合性、基础性文献为主,同时兼收人文社科研究型文献。
技术与服务
四川大学图书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为师生提供服务,核心应用软件系统包括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图书馆门户系统、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大川为朋(SCUVPN)”校外访问系统、“明远搜索”学术资源平台、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等,构建系统化的信息资源体系、科学化的信息管理体系、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体系,提供文献阅览、图书外借、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参考咨询、科技查新、文献收录与引用检索服务、学科情报分析服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信息素养教育等多种信息服务,为全校师生提供全天候7×24小时网络服务,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专门的《信息检索与利用》等课程。
四川大学图书馆打造各类特色服务专区,积极推进图书馆向信息中心、文化中心、交流中心、学习中心的多元化转型发展。在四个分馆设立多功能研讨室,供师生开展个性化学术研讨和学习交流的同时,积极建设“明远学堂”“明远讲坛”“明远影苑”“明远展厅”“圕学新工坊”等多功能服务空间,“学习书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文献空间)”“明远文库(四川大学学人文库)”“天府文库(四川方志馆川大分馆)”“沐心小屋(心理健康教育空间)”“民国文库”等特色文化服务空间,“志炜厅(纪念校友江竹筠烈士)”“花雨厅(红色文化研讨空间)”“进德堂(华西文化阅览空间)”等主题学习空间,“桂菀(文理图书馆)”“花间(工学图书馆)”“湖泮(江安图书馆)”等晨读空间。
文化活动
四川大学图书馆作为“四川省公共文化设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基地”和“全国全民阅读示范基地”,设有图书馆志愿者队,为大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志愿者服务;全年开展“四季书香”阅读推广活动,包括大学生阅读文化节系列活动、毕业季系列活动、迎新季和国庆校庆系列活动、读者服务宣传月系列活动等;积极打造“52(我爱)经典悦读”“青春之我•真人书屋(网上团校)”“书香川大•亲子阅读”“明远读书会”“沐心书会”以及每年一度“经典守护者”中华经典美文诵读大赛等阅读文化建设品牌,在校内外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
协同创新
四川大学图书馆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西南地区中心、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西南区域中心、教育部文科文献信息中心、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ADAL)西南地区中心、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教育部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近年来,四川大学图书馆充分发挥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全国高校各类文献资源保障体系西南中心的作用,大力推进四川省“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建设联盟工作。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图书馆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不断加强国内外馆际协作与交流,共同推进管理服务创新发展,承担国家、省、校级科研课题,主办各种大型学术研究交流会。与国内百余家图书情报与档案机构以及美、英、法、俄、日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个图书馆建立有交换、赠阅或互借关系。
发展理念
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四川大学图书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中的号召,不忘“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初心,牢记“涵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使命,秉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校训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馆训,营造“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和“忠于所学,继续求学”的馆风,不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川大奇迹”。
为建设一流大学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师生至上、服务至上、发展至上”为宗旨,以“夯实基本服务,创新知识服务”为途径,以“打造引领知识服务和创新服务的智慧图书馆”为根本,以“打造最有文化底蕴和文化品味的高校图书馆”为引领,努力成为广大师生的“知识之泉”和改革发展的“创新之源”。
党委书记:秦远清 | 馆长:兰利琼 | 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副馆长:杜小军 | |
副馆长:李锦清 | 副馆长:张盛强 | 工会主席:韩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