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体育app下载手机版官网-中国移动app最新版本 | 四川大学图书馆

我的大学,我的梦

我的大学,我的梦

——“明远读书会”第四期“77级校友周昌义中篇小说《永别了,大学》”在江安图书馆举行
撰稿
文献服务中心
发布
党政办公室
审核人
杜小军
发布时间
2019-12-03

时序已是初冬,可寒意没有冷却同学们阅读、交流的热情。11月28日晚7时,第四期明远读书会在明远文库如期举行,近20位同学带着自己的阅读体验参加了读书会。本期读书会由四川大学图书馆明远文库与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华文化读书会共同举办,阅读书目是《永别了,大学》。

《永别了,大学》是四川大学中文系77级校友周昌义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987年《花城》第5期。小说以川大中文系77级学生为原型,通过讲述他们充满理想追求又不无迷茫的校园生活故事,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大学生活图像。

中华文化读书会的同学为读书会准备了幻灯片《〈永别了,大学〉之80年代的川大、望江公园》。望江楼、薛涛井、篮球赛、学生舞会、77级中文系毕业照……一张张老照片从大屏幕上掠过,浓重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大家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穿越到那个高唱“光荣属于80年代的新一辈”的年代。

1

观看老照片

主讲人文学与新闻学院2019级博士生任杰为读书会带来了题为《〈永别了,大学〉里的逍遥与沉重——兼谈1980年代的思想和文学》的读书报告。他首先介绍了作者周昌义的丰富经历和创作的多样性,让大家对作者由陌生而变为了解。接着,他结合上世纪80年代的时代氛围、相关事件和同题材作品,对小说文本的整体框架、语言风格、人物形象及命运、突破与时代性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解读。在此基础上,他用“逍遥”与“沉重”概括自己的阅读感受,并进一步追问为何逍遥,为何沉重。最后,他将研究延伸到对80年代文学思潮的梳理,同时将小说置于文学史脉络中进行考察,认为《永别了,大学》 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真诚思考,在1980年代的校园文学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小说对个体的自我需求、欲望、缺点的正视,对当时青年学生的恋爱婚姻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及考试制度、分配制度等的反思,以及突破程式化、革命化叙述的追求和情感表达的真实,对于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也颇具启发性。任杰的报告文本内外勾连,感受独特,分析细密,叙述从容,让人受益良多。

2

任杰分享阅读心得

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大家就“80年代的文学真的是解放了的文学吗?”“现在还有人写这样题材的小说,还有人读这样题材的小说吗?如果没有人读,它淡出历史的原因是什么?” “小说不断提出问题,但没有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是否限制了作者的思考和作品的成就?” “文学的价值何在?”等问题,以及小说带给我们的有关书写大学题材的意义、作者对母校的认同感给予我们的启示、小说碎片式写法的价值与局限、四川作家为什么往往能在社会转型时期站上文学的高地等话题,与任杰展开了交流。场面热烈,讨论深入,启人心智。

3

合影留念

 

文:文献服务中心 康莉蓉

图:文献服务中心 尹运泉康莉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