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图书馆
跳转到主要内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圕学讲习所” 一直致力于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式学习环境,培养馆员的综合素质。2022年3月25日下午,四川大学图书馆“圕学讲习所”第二次实践体验课程“古代文献装帧、破损与印刷实践”在图书馆古籍修复室开讲,特邀图书馆特色资源中心丁伟、许卫红和魏涛三位老师授课,共有15位馆员参加了该课程学习和实践。
课程中,丁伟老师结合多类实物全面介绍了古籍常见的破损类型、成因以及修复原则。
许卫红老师则通过具体案例,详细介绍了古籍常见的装帧形式以及特点。
最后,魏涛老师指导参加课程的馆员进行古籍雕版刷印实践。
在课程中,馆员们沉浸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中,专注听讲,认真完成每一项操作。
课程结束后,馆员们仍热情不减,纷纷发表学习心得。信息技术中心周一萍说:“逐渐习惯阅读kindle的我们,通过这次实践课程,了解到了古籍因糟朽、絮化、粘连而丢失文献内容、批注、图章等重要信息,感叹古籍保护和修复非常重要。学习了古籍装帧形式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感受到了书籍兼具的实用与艺术之美;学习雕版印刷的实操,感悟文献修复技艺的难度以及需要付出的耐心。” 知识服务中心罗宏认为此次实践学习收获很大。她说,通过几位老师专业敬业的讲解和示范,一方面了解古籍修复的基本知识,同时感叹古籍修复工作源远流长,任重道远。资源建设中心吴诺曼认为通过实践学习,对古籍修复工作的艰巨印象深刻,对古籍修复的价值有了更深体会,尤其对特色资源中心老师们博学多识的人文素养、巧夺天工的专业技能和对古籍修复事业的满腔热爱敬佩不已!
参与授课的丁伟老师认为,通过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学员对传统的古籍知识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书籍装帧的丰富多彩和古籍修复技艺的出神入化,为参加实践课程的老师们展现了另一个神奇的世界。
“古籍修复”是“圕学讲习所”核心业务体验课开设的有益尝试。在新的学年中,该课程将以更多元化形式,让更多的馆员跨部门、跨岗位深入了解图书馆基础业务,进一步提升业务技能。
供稿 研究发展中心